活 · 科技:戴森 V8 Absolute 无绳吸尘器


在体验过 Dyson 上代的无绳式吸尘器 V6 之后,原本是家务「传统派」的笔者确实产生了一种「再也回不去」的感觉。尽管它在续航力、尘筒清理上还不够完善,但清扫便利所带来的幸福感提升,却是实实在在可以真切感受到的。正因为此,个人对专门针对这两方面做了提升的新一代产品 V8,自然也就多了份期待。毕竟,如果在 V6 的基础上,这两个相对的短版能再被好好补上的话,那除了价格可能就真的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了吧?
 

外观设计



乍看之下,V8 的整体造型风格跟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简而言之,仍旧是「花冠头」气旋、枪型主体加集尘筒的组合。笔者手上这台 Absolute,较明显的不同在于延长杆变成了显眼的橙色,而且在一些细部上也都用了大红色来做点缀。除此之外,Max 模式的启动按钮,现在也以更一目了然的形式,出现在了机身顶部 Dyson 商标后面的位置。跟 V6 将其设于尾部滤网中心的做法相比,这无疑要直观、好找得多(上次在没看说明书的情况下笔者真的找了好久...)。

戴森这次仍旧为 V8 加入了前后两套过滤系统,不过后置 HEPA 滤网大了一圈,而且外壳也稍稍有了些变化。它的开槽数量明显减少,而且由 360 度全覆盖变成了一边 6 道集中在左右两侧。为什么要这样改动笔者自己有点参不太透,或许是为了避免垂直方向上出来的气流,会吹到使用者身上造成不适?个人在用 V6 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过这方面的困扰,不知厂方是不是从别人那里收到了类似的回馈。

Dyson V8 Absolute IRL

浏览所有照片

38 张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V8 的那颗开关「扳机」,就手感来说好像较之前要略松一点。这对大部分日常使用情境是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只有在斜握设备,食指需要横向发力时,才会产生有那么点不稳,让人生怕没按到位的感觉。不过,鉴于笔者只用过一台 V8,这也有可能只是个例而已啦。

吸头种类



目前 V8 总共推出了 Absolute 和 Fluffy 这两个版本,价格分别是 5,490 和 4,990 元。按照惯例,前者仍搭配了系列中最齐全的配件阵容。打开 Absolute 的包装后,你会找到总共 6 种不同的吸头。对中文地区的用户来说,其中最常用的多半是自 DC74 开始出现,专门为硬质地板而设的软绒滚筒头。除此之外,还有用于地毯的直驱式吸头,和清洁床褥用的迷你电动头,以及使用频率相对低一些的缝隙吸头、软毛宽嘴头和除尘软毛刷(Fluffy 少一个直驱头)。

光看标准配件的种类,V8 和前代的 V6 配置其实都是一样的。不过戴森这次有做一个不起眼但很实用的改进,那就是把拆卸按键从主体吸嘴和延长杆远端的位置(即靠近吸头的那端),移动到了长杆近端(即靠近主机的那头)和每个吸头的连接端上。这种变化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配件拆起来轻松了不少。一方面是因为在吸头本体上按按键再拔下来这套动作,要比去吸尘器 / 长杆上按按键,再拿住吸头拔下来这样一个过程更加直观、顺手。另一方面则是个人感觉,V8 用的这些按键机构要比过去弹性更好,转化到实际手感上就是按下去很轻巧,不会出现以前那种你以为已经按够力,同时也听到「咔嗒」一声,但实际上吸头却拆不下来的情况。


而且给每个吸头都配拆卸件,还有项潜在的优点就是,哪怕弄坏一个,也不会导致一损俱损整套设备完全无法工作。在维修、换新期间其它配件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尤其像 Absolute 这种「板凳深度」很强的产品,吸头相互间临时顶替一下角色相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不过,新设计的缺点也不是没有,但个人暂时体会较深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旧版的 Home Cleaning Kit、Allergy Kit 额外吸头组,到了 V8 身上都没法通用(同理可得 V6 的头也没法插到 V8 上)。撰写此文期间,笔者多是用 V8 去刚装修完的新房打扫,本来像 U 型头、软管吸头这样的配件应该能派上很大用场,但无奈大陆这边适用于 V8 的版本暂未上市(也没见到那个看起来很实用的新弯管工具),V6 的又不能用,所以最终只好作罢。相信对那些在老机种上投资很多的消费者,在考虑是否要升级 V8 时,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吧。

除尘表现



按照官方说法,V8 的马达功率提升到了 425W,比上代的 V6 要高出 75W 之多(但都是每分钟 11 万转)。相对应地,Max 模式下的最大吸力表现,也由原来的 100 AirWatts 增强到了 115AW。当然啰,这些数字上的不同,落到平日使用时是没法精确感知到的。但如前所述,新装潢的房子大家应该都知道什么样,笔者在打扫时面对墙面刷补飘下的粉末、各种物料零落的碎屑 / 碎片、开窗通风吹入的微尘... 除了宠物毛发以外,能想到的脏物类型差不多都遇到了,而 V8 基本上都是一扫而光,最多也就是来回一次,清理效果让人相当满意。

至于吸尘过程中的噪音,V8 较 V6 明显要安静了不少。虽说还没到能轻易被耳朵忽略的程度(按笔者边干活边听 Podcast 的习惯还是得戴上降噪耳机),但它发出的声响已经不是原来那种刺耳的高频噪音,应该会更容易被人接受。此外,跟只有 2.3kg 的 V6 相比,V8 的重量来到了 2.61kg。光看数字增幅还真不小,但实际拿起来,差别并没有预想中那么明显。作为男性,笔者自己用起来仍是非常轻松,给太太体验后,也依旧得到了跟 V6 一样「随便用用没什么但拿久了还是会有点累」的评价。

续航、清理



上面说到 V8 的份量有所加重,而这多半是拜加大的电池所赐。尽管官方未公布这颗电池的具体容量,但普通模式下 25 至 40 分钟的续航区间(视吸头不同结果会有变化),以及打开 Max 模式后 7 分钟的「狂暴」时长,跟前代产品相比都是有明显提高的。就笔者自己的感受来说,同样满电使用软绒滚筒头只清洁地面,原本 60 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的旧屋,计算下来 V6 差不多能吸 1.4 次,V8 能吸 3 次;250 平方米的新房,V8 能吸 1.3 次,V6 算下来接近 0.7 次,一次充电必须动作够快才能勉强全部吸到。

面积跟次数不成比例,是因为家具摆设不同,会导致实际的清扫面积无法精准确定。但若只考虑同等条件,那官方宣称「续航翻一倍」的说法倒也是没怎么夸大的。同时,集尘筒的容积也从上代的 0.4L 加大到了 0.54L,能减少长时连续清扫过程中开尘筒倒灰的次数。而且,Dyson 此番也终于在 V8 的电池旁加上了剩余电量指示灯,让使用者在安排清扫计划时心里更有底,不会再出现吸一半才发觉没电的尴尬状况。


开头说了 V8 的样子从外面看变化不大,但如果你有关注我们之前报道的话,应该知道机器里面集尘筒、气旋的开合机关,已经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以前的机器,是需要扣下手柄前面的开关来打开筒底、卸下尘筒,缺点是灰尘可能会扬到手上,而且当有比较顽固的脏物留在气旋上时,必须要亲自动手才能清理干净。

而 V8 的开关则移到了机身顶部,变成了抽拉式的结构,气旋整个被提起到最高点后筒底才会打开。而在这个过程中,附着在气旋四周的灰团,会被尘筒顶端内侧的胶圈「捋」下来,让气旋得以「净身出户」。如此一来,就没有了用手指去刮的必要,清理会变得方便、卫生许多。


不过,气旋外残留的问题是没有了,但 V8 筒底的橡胶圈上,还是跟 V6 一样容易积起粉尘。也就是说,开盖之后还是会有一点灰扩散到底盖边缘,不弄干净的话,它们很快就会回到空气中重又造成污染。当然,对此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还是勤加清洗尘筒。好在 V8 的筒身只要按一下吸尘器底部的按钮就可以很方便地拆下(气旋也能一键拆除),不用像过去要对准卡扣那么麻烦,用户定期水洗的积极性应该会更高一点吧?至于吸头和滤网的清洁,还是跟过去一样,只要照着说明书上的介绍,别拆坏就好了。

结语



回望戴森过去几年的产品,其实难免会有一些「挤牙膏」之嫌,虽然从厂家的角度出发这完全无可厚非,但作为消费者,老是产生「要是有那项功能就好了」这样的念头,多少也是件挺不爽的事。不过吸尘器这边的「牙膏」挤到 V8,终于是有了些尽善尽美的味道。开篇提到 V6 续航力、尘筒清理这两个相对来说还不够强的地方,到了这一代都被比较好地补上。尽管还有重量和底盖积灰的瑕疵,但这都属于「能改当然最好但不改也可以接受」的范畴,会真正影响到购买决定的短板,至少在笔者眼中已经不存在了。

至于不菲的售价嘛,其实仔细想想还是因人而异。以大陆消费者的情况来说,为了便宜一点海淘戴森的本来是多数,但依靠官方这两年积极推广和拓展销售渠道,好几次线下活动,笔者都亲眼目睹了新品在现场供不应求的盛况(尤其是 SuperSonic)。随着未来北京、上海体验店的开张,戴森在大陆的品牌影响力会进一步扩大。而他们家的东西,在亲手试过之后其实挺容易引发冲动消费的,到那个时候估计会更不愁卖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上采集的文章、图片,出于对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向info@idform.cn进行反馈,核实无误后进行删除

© 2013 ShenZhen IDFORM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深圳南山区南山大道1088号南园枫叶大厦11j

0755-89969287

粤ICP备13013459号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外观设计,深圳工业设计公司,深圳工业设计,深圳艾德方工业产品设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