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下的女红——靖州雕花蜜饯传人罗先梅作品探析

摘 要:靖州蜜饯雕花技艺历史悠久,它是女红艺术当中的一朵奇葩,是将美食和手工艺完美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代表性传承人罗先梅的作品题材涉及广泛,包括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吉祥字画和人物形象等多方面纹样类型;罗先梅雕花蜜饯的艺术特征主要有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淳朴、借鉴融合,题材丰富、寓意吉祥;雕花纹样凝聚着苗侗先民对图腾的崇拜和对生命的敬仰,也表现了他们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罗先梅的雕花蜜饯作品艺术特征明显,美学价值高,是苗侗妇女集体智慧的体现。
关键词:罗先梅;靖州雕花蜜饯;纹样类型;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湘西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雕花蜜饯,是传统蜜饯食品的一种,它最先由“万花茶”而来,[1]进而演变为现在的“雕花蜜饯”。靖州雕花蜜饯,据记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三国时候的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众南征,驻军于靖州,靖州的父老乡亲就曾用雕花蜜饯慰劳过蜀军将士。[2]难怪靖州境内现有诸葛营、诸葛桥、诸葛井、武侯祠、诸葛村等15处遗址,且据清《直隶靖州志》载:“乾隆十九年,通道土人掘得鼓一面,内注‘大汉诸葛武侯’六字”。[3]青柚雕花蜜饯纹样繁多、工艺精美,其制作时间为每年的7-8月,当地居民选择在柚子还未成熟的时期采摘下来,将青果切成片,或者直接在整颗青果上用一种小巧的柳叶刀雕刻出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图案,之后在水中漂洗,放入铜锅中煮沸后拌白糖或蜂蜜浸渍,最后烘干或晾晒而成。雕花蜜饯生产工艺大部分是手工操作,其流程较多,要经过铜锅煮沸、清水漂洗、糖水腌制、烘晒晾干等工序。[4]靖州雕花蜜饯是由苗侗人民创造的,它承载着苗侗民族的智慧,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其全部制作加工均由当地女性完成,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女红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域色彩,蕴藏着丰富的民间和民俗文化。在2009年3月,湖南省靖州雕花蜜饯技艺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在靖州雕花蜜饯的技艺传承人中,罗先梅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代表之一。

靖州雕花蜜饯作为民间工艺品,使传统的蜜饯食品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罗先梅并没有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却能够雕刻出造型生动的形象,她涉猎的题材广泛,图形多样,从传统中吸取养分,融为己用。罗先梅利用精湛的雕刻技法,使作品平中出奇,奇中见巧,造就了淳朴而不失精巧的艺术风格,为我们呈现出精致美观的靖州雕花蜜饯作品。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图1  雕花蜜饯技艺传承人
罗先梅

罗先梅(1966~)(图1),苗族人,初中学历,蜜饯雕花技艺传承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坳上镇小开村一普通农户家庭,后嫁于艮山口夏乡村定居至今,现为蜜饯雕花技艺“冯家团”成员之一。在母亲和奶奶的熏陶下,罗先梅十七八岁开始学习蜜饯雕花技艺,至今已有三十余载。最开始学习小片的青柚雕花技艺,从先辈的作品中临摹到自行创作,再到后来在南瓜、冬瓜等食材上雕刻,罗先梅又在七八年前发展创新,在整个青柚上进行雕花创作,开辟了一条蜜饯雕花的新路径。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都曾采访过罗先梅。2009年CCTV-7(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每日农经》寻访罗先梅并报道了其雕花蜜饯的制作;2011年怀化日报记者前去艮山口采访,将罗先梅的作品登上报纸;2014年罗先梅为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剧组献上雕花蜜饯作品;2015年罗先梅再一次接受湖南卫视的采访报道,并创作了“快乐中国”主题的南瓜雕花蜜饯;罗先梅还积极参加湖南地区与雕花蜜饯相关的活动,有力地宣传了靖州雕花蜜饯,并将其发扬光大。

二、罗先梅雕花蜜饯的纹样类型

苗侗人民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雕花蜜饯是苗侗人民智慧的结晶,多用于喜事、庆典当中。罗先梅的雕花蜜饯作品题材广泛,雕刻食材多为青柚和南瓜,她的雕刻手法丰富,有平雕、浮雕、透雕等方法,刀法以实而不浮、干净利落为特征。经笔者整理将其作品归纳为花草虫鸟、飞禽走兽、吉祥字画、人物形象等四大类型。这些图形纹样能够反映出她的创作来源,即将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物象加以提炼创作而成。

1、花鸟虫鱼
花鸟虫鱼的这类主题在罗先梅作品中最为常见,鸟类是反复见到的形象,这是因为苗侗人民对于鸟图腾十分崇拜,视之为“神圣之物”。这些鸟类的姿态各异,有单只鸟儿立于枝头的,有成对鸟儿窃窃私语的,有回旋于天际的,有欲振翅飞翔的……如图2所示,鸟的图案仅是罗先梅雕花作品的一部分。另外,金鱼造型更是千变万化,有金鱼戏水的、也有鱼翔浅底的,凿痕清爽利落,纹路清晰可辨。蝴蝶的形象也是罗先梅柳叶刀下经常表现的主题,除此在外还有金蝉、活虾、金蟾等等。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图2 花鸟虫鱼 图片来源:笔者 摄

2、飞禽走兽
罗先梅作品中飞禽走兽类的图形种类仅次于花鸟虫鱼,多以整颗青柚雕刻形式居多,以求表现全景效果。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丹凤朝阳”等经典传统祥瑞纹样,能感受到传统的意蕴,在“鹰击长空”的图中,让人领略到雄鹰豪迈的气势。代表长寿的仙鹤、憨厚的熊猫等也是罗先梅创作的常用题材(见图3)。另外,十二生肖的动物也是她常刻画的对象,往往作为系列作品推出,形式感更为突出。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图3 飞禽走兽 图片来源:笔者 摄

3、吉祥字画
吉祥字画是由带有吉祥寓意的图形和文字组合组成,文字紧贴图形所表达的美好向往或祝愿。图4中第一幅“快乐中国”是罗先梅为湖南卫视创作的雕花蜜饯,这是以“快乐中国”四字为主题的创作,整个作品构图紧凑,疏密得当。图形上方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鸟儿,表达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周边则辅以花草波浪等纹样,呈现出积极、欢乐的气象。诸如此类吉祥字画还有“年年有余”和鱼儿、莲子相关,“步步高升”和竹子、雄鹰联系密切,无不令人拍手叫绝。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图4 吉祥字画 图片来源:罗先梅 摄

4、人物形象
人物题材比其他种类题材要少,但是其雕刻精美程度绝不亚于其他题材。图5所示的是用南瓜雕刻的“美丽的苗姑”和“仙人祝寿”图形,雕刻的都是人物正面的形象,神情自然,表情生动。苗姑正在劳作,似有回眸一笑之态,仙人面带慈祥,手持蟠桃、仙鹤和麋鹿侍其左右。在罗先梅的柳叶刀下,这些形象显得栩栩生辉,熠熠闪光。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图5 人物形象 图片来源:罗先梅 摄

三、罗先梅雕花蜜饯的艺术特征

一、罗先梅简介

1、构图饱满 造型生动
罗先梅在雕花时善于运用适形构图法则来进行创作,利用对称、重复、疏密等手法追求饱满大气、以简寓繁的图形,这和民间崇尚“事事求圆满”的心理文化相关。做好雕花蜜饯的第一步就是构图,它的核心体现在创意和构思上,因为这是整个作品的灵魂,也是展现艺术美感的来源,每件雕花蜜饯作品以主要刻画物象为中心,辅以其他装饰图形,从而做到主题突出,层次鲜明。无论扇形、菱形、圆形或是整颗青柚等形式的雕花蜜饯,都是采取适形的构图法则,尤其是圆形构图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圆形蜜饯雕花样式中,所有物象和元素围绕着圆心而盈满画面,带有一种向心力,紧凑而又恰到好处。图案中单个物象也是“完美无缺”,力求将其全貌展现出来。这些构图上的巧妙安排和我国一些民间传统工艺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雕花蜜饯图形的造型处理上生动有趣,把握雕刻对象的基本形态再加以提炼,然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夸张其特征,往往能将复杂的物体简单趣味化,因此所刻之物颇具灵性。如上文图2中对金鱼尾部的夸张处理,使金鱼的形象特征更为突出,这些细节的处理体现了罗先梅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良好品德。

2、色彩淳朴 借鉴融合
雕花蜜饯因工具材料的局限性,决定了它没有绘画般那样丰富的色彩,但也是由于这个特点造就了其淳朴天然的色彩感受。罗先梅的雕花蜜饯使用青柚和南瓜为主,青柚雕花蜜饯利用柚皮的青绿色、肉的白色,运用“留白”的手法表现出了作品的图地关系,而黄色的南瓜则俨然成了一道淳厚的“单色画”,使画面的明暗对比愈发强烈,这两者都体现了靖州雕花蜜饯淳朴的视觉感受。罗先梅利用平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手法雕刻出来的图案繁多,其艺术形式是吸取了多种民间传统艺术的养分,从构图中可以领略出中国画的工笔精神,表现形式上能窥探到民间剪纸的身影,雕刻手法上挖掘出木雕艺术的精髓。靖州雕花蜜饯的雕花源于侗族、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先有绣花后有雕花,雕花丰富了绣花技艺的发展。在雕花蜜饯的发展上,先是木雕雕花,后才出现柚子蜜饯雕花。[6]所以雕花蜜饯是将多种艺术形式借鉴后加以融合逐步完善的,是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罗先梅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使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3、题材丰富 寓意吉祥
罗先梅的作品雕刻内容丰富多样,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吉祥字画、人物形象等等。这些艺术素材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创作灵感均来自于大自然和生产生活,由心而发,由景而至,所雕刻的景象也多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形象,是苗、侗人民对自然对生活的直观认识,透露着当地的民俗风情。发展至今日,罗先梅除了雕刻传统图形外,其雕花蜜饯的创作也与时俱进,题材涉猎更广,能根据制作需求创作特定主题的图案纹样。罗先梅的这些作品也体现出苗、侗人民热爱生活的本性,并将美好愿景融入到了题材中,将充满吉祥喜庆,幸福圆满的寓意贯穿到作品中。如代表对爱情美好祝愿的有“花开并蒂”、“鸳鸯戏水”,送给老人祝寿的有“仙人拜寿”、“龟年鹤寿”,寓意喜庆之事的有“喜上眉梢”、“三羊开泰”等等。正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雕花蜜饯图形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四、罗先梅雕花蜜饯的文化内涵

靖州雕花蜜饯工艺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对湖南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它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苗侗人民参与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生产、生活的完美写照。其艺术形式是民族文化融合的表现,反映了当地居民的民俗风情和民间信仰,折射出了苗侗人民的审美情操和民族精神。雕花图案背后是苗侗人民寄予美好期盼和祝愿的心理,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体现,它也充分展示了苗侗人民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雕花蜜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将苗侗民族的传统纹样世代传承了下来,具有雅俗共赏和实用美术的双重特色。雕花蜜饯技艺是由母女、婆媳世代传袭的,具有浓厚的“女红”艺术特色。如今,雕花蜜饯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和工艺品,出现在更多的场合和仪式中,成为了待客之礼、喜庆之品,在这些场合仪式中,呈现的是一种民族记忆和族群的自我认同,它深化了民族特色,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因此,靖州雕花蜜饯无疑可以看作是苗侗人民生活的万花筒,是苗侗族民族文化最形象的历史读本。

图腾崇拜是古老的一种文化现象,苗侗地区的先民具有浓厚的图腾崇拜意识,这些意识通过不断强化以纹样的形式反映在各种文化载体上,如传统服饰、蜡染工艺等,而雕花蜜饯也是这多种文化载体之一。图腾崇拜在苗侗人民的意识形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雕花蜜饯中的图形反映的正是族群的图腾崇拜现象,其图腾内容最多的是关于鸟,其次还有鱼、蝴蝶等一类的图案。为何先民们会挑选这些动物,究其本源是苗侗先民们对生命形式的一种解读和敬仰。由于多年的战乱和迁徙,族群人口越来越少,他们希望自己的民族繁荣昌盛,在他们看来,鱼具有多子多孙的象征意义,而蝴蝶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自然形态的阶段,同样具有强大的生殖能力,因而蝴蝶是苗族先民心目中的母亲。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从罗先梅作品中能够常常看到形态各异的图形了。先民们希望像这些动物一样能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这种图腾崇拜意识和对生命形式的敬仰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

苗侗女子把对爱情的期许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反映在了雕花图案中,如“蝶恋花”纹样,蝶喻男,花喻女,委婉含蓄地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两情相悦,永结同心。除此之外还有“花开并蒂”、“鸳鸯戏水”等,雕花蜜饯成为了情感表达的媒介。在古代,靖州苗侗地区的女性负责山地野外果物采集工作,她们的生活并不如意,其低劣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迫使她们寻找一种心理平衡,因此将这些题材表现在她们的创作题材中。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现象逐步淡化消去,现如今富足的生活使得她们重新拿起柳叶刀,用这些吉祥的图案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有这样一种情形:“凡是真的,必是善的美的;凡是善的,也必然是美的真的。”[7]作为“女红”艺术的雕花蜜饯表现了苗侗女性温文善良的一面,从最开始对爱情的期许,到后来对婚嫁喜庆的向往,以至各种不同类型的题材出现在雕花蜜饯上。有对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如“节节高升”,“天天向上”,有对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愿,如“仙人拜寿”、“长寿百岁”,有对生活幸福美满、吉祥如意的期许,如“花好月圆”、“财源广进”,还有对家族人丁兴旺的美好祝愿等等。现今雕花蜜饯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也是苗侗女性情感的认知和寄托。

结语

湘西靖州苗族侗族雕花蜜饯,是苗侗民族的一个文化表征,它扎根于中国传统艺术中,融合苗侗人民的智慧,并借鉴蜡染、剪影等多种民俗艺术,博百家之长,经历上千年的文化沉淀,逐渐形成了这种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中国民间“女红”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雕花蜜饯的艺术纹样及传统符号体现了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在雕花艺术上的审美范式。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先梅的雕花蜜饯作品,其种类题材丰富,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吉祥字画、人物形象等四大类,包罗万千。其作品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淳朴、借鉴融合,题材丰富、寓意吉祥。她的雕花作品图案精美,工艺细腻,是雕刻着苗侗人民人文风情、民俗信仰的“艺术品”,刻画出了苗侗人民的文化印记。罗先梅的雕花蜜饯作品艺术特征明显,美学价值高,是苗侗妇女集体智慧的体现。同时,雕花蜜饯作为一个民俗艺术符号,也揭示出其文化所指,即对于图腾的崇拜和对生命的敬仰;对于爱情的期许和对幸福的向往。雕花蜜饯图案中形式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和谐统一,是苗侗民族审美情结的表现之一,在某种意义上,雕花蜜饯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正是由于有着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先梅一样的众多苗侗妇女,经过她们的不懈努力,雕花蜜饯才能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从而得以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雕花蜜饯[J].江西:城乡致富,2010(02):49.
[2]马继善.靖州蜜饯茶[J].湖南:湖南档案,1993(05):27.
[3]阳国胜.诸葛亮七擒孟获地新考:湖南靖州[J].湖南:怀化学院学报,2013(12):2.
[4]祥恒.靖州蜜饯茶[J].北京:中国食品,1988(05):32
[5]舒露瑶.湘西南苗侗地区雕花蜜饯茶文化变迁研究[D].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03):2.
[6]覃会五.论民族传统工艺食雕——靖州雕花蜜饯[J].湖南:怀化学院学报,2007(10):15.
[7]李娟.山西民间绣花鞋垫的美学意蕴[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5(04):29

作者:吴 卫 周少卓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
1、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现为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分会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现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
2、周少卓(1990~),男,湖南长沙人,2013年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现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13级研究生,主修视觉传达设计。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河西校区学生宿舍25栋513室,412007。TEL:15116093359。

* 项目名称: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湘西南靖州苗族侗族蜜饯雕花艺术研究》,项目编号:15ZDB027。

本文已发表于《包装学报》杂志2017年0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上采集的文章、图片,出于对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向info@idform.cn进行反馈,核实无误后进行删除

标签

© 2013 ShenZhen IDFORM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深圳南山区创业路现代城5栋17J

0755-89969287

粤ICP备13013459号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深圳工业设计公司,深圳产品设计,专业工业设计公司